】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适度提高赤字 刺激内需稳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23-11-12 14:17:34


 
  若继续坚持赤字率控制在3%,采取“控赤字+扩专项债”的政策组合,将产生一系列后果。第一,赤字率受限导致财政积极程度不够,不能较好发挥出财政逆周期调节效果。第二,在赤字率约束赤字规模的前提下,不得不通过专项债扩张来承担逆周期调节重要职能,但是伴随专案收益下行,专项债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成为新的风险源头:一是专项债券使用过程中存在专案包装、投向不合规、违规挪用、资金闲置种种问题;二是当前专项债的专案收益持续下降、风险逐步上升,最终仍需要靠财政资金偿还,成为事实上的一般债。在实际使用中,专项债存在偿债来源单一、融资与收益不平衡、投向泛化等问题,没有体现出“专”,最终需要财政资金进行兜底,成为事实上的“一般债”。然而由于专项债不纳入赤字,难以反映地方政府的真实风险;三是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和债务结构逐步出现趋势性错配,有必要优化债务结构,提高一般债比重,降低专项债比重。一方面,伴随中国经济发展重心从效率转向公平、从先富转向共富、持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从基建向民生领域倾斜,而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专案难以产生收益,需要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来弥补。另一方面,2018年以来,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新增专项债额度逐年扩张,产生专项债额度供给过剩的问题;四是在房地产进入调整期、土地出让收入下降,专项债还本付息出现困难,成为新风险。当前地产销售、投资仍偏低迷,房地产待售面积同比创2016年3月以来新高,地产企业拿地能力和意愿未明显恢复,导致1至9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9.8%,作为分子的专项债上升、作为分母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反而收缩,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偿债风险进一步攀升。

  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创新驱动和消费驱动。创新驱动需要由一般公共预算支持,通过减税和加大补贴支出等方式予以支持,这会产生赤字。消费驱动需要解决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问题,尤其在居民信心不足情况下,对中低收入人群发放消费券有利于提高消费能力;通过财政支出结构向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公共消费领域倾斜,解决居民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若继续实施“控赤字+扩专项债”的政策组合,会让市场认为宏观调控思路仍是旧思路,市场预期难以产生扭转,弱化政策的效果。要从根本上扭转偏弱的市场预期,必须有超出常规和预期内的政策。即使总的财政扩张规模不变,但是通过“增赤字+压专项债”的方式会让市场看到不一样的思路,而且新思路更加实事求是面对真实的赤字和风险,这就让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更大的效果。

  降低新增专项债 减付息压力

  若采取新思路,地方政府在执行时也会更积极,避免缺少专案但又强行立项的困境,避免加快发行专项债稳增长但又面临审计问责的困境。届时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加强预期引导,转变叙事体系以及重新认识赤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