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在江苏体验中医“进阶”之旅
http://www.CRNTT.com   2023-11-15 08:48:20


 
  “一次海外中医人的聚会”

  太子参、黄芪、葛根、黄精……在江苏省中医院马鞍山井泉中药炮制基地,整齐种植的各类中草药植物吸引研习班学员驻足观察。

  “在中药炮制基地,我们仔细观摩学习了中草药药材的诞生过程,瞭解一味中草药如何经过清洗、蒸切等步骤,从植物变成药材成品。通过考察中草药系统的生产工艺,我对中草药产业的科学规范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巴基斯坦中医药交流会会长马芳芳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为期6天的研习班设置了专题讲座、理论授课、实践教学、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等几大模块,兼顾中医理论和实践,为海外中医从业人员提供多样化的中医研习内容。

  “研习班设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多种学习形式,向学员全面介绍国内中医药最新进展,帮助学员在研习中提升医疗水平。”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吴文忠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在理论授课方面,研习班邀请江苏省中医院4名中医专家,进行中医外治、针灸、推拿等相关知识授课。在实践教学方面,学员来到江苏省中医院,运用所学知识,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临床跟诊。在参观考察方面,学员们共同前往马鞍山井泉基地、茅山康缘养生谷等中草药基地,参观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物馆,感受中医药历史文化,触摸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脉搏。

  在名医教学课堂,名师专家为学员送上“干货满满”的中医理论和技术课程。中国—英国中医中心秘书长、英国兰中医学院讲师葛岩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中医推拿正骨的手法和力度讲究意会,需要‘师带徒’一对一传授,大规模教学难以实施。本次研习班上,专家教授的骨盆牵引法和俯卧调颈法,让我受益颇深。”

  “研习班为来自不同国家的中医从业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我们每天聚在一起,不仅讨论各自专长,彼此学习,也分享自己的从业经历,瞭解其他国家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情况。”马芳芳说,“几天的相处让我们许多人从同行变成了好友。这不仅是一次研习班,更是一次海外中医人的聚会。”

  “一次‘充电’的好机会”

  “举办这次中医药文化海外推广研习班,是江苏省侨联的一次创新尝试,目的是落实为侨服务的宗旨,为中外中医从业者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帮助海外中医从业者提高业务水平,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江苏省侨联主席刘标在研习班开班仪式上致辞称。

  为了向海外中医从业人员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中医药研习服务,江苏省侨联将功课做在前头。

  江苏省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吕静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在研习班举办前,江苏省侨联先对海外中医从业者展开问卷调查,瞭解他们在当地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时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不同国家的中医药相关政策。“我们发现,海外中医从业者提升中医治疗水平的学习渠道相对较少。因此,我们选择以研习班的方式,邀请海外中医从业者来到江苏,实地学习国内相对先进的中医疗法,针对性提升学员的中医治疗水平。”

  “中医发展需要文化传承。研习班上,老师梳理中医经典著作、重要文献和流派,让我对传统中医知识有了更深入的学习。”葛岩说,他所在的英国兰中医学院成立已有30年,培养了数千名英国本土中医医生。在英国推广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他发现英国本土中医医生在学习《伤寒论》《黄帝内经》等中医古文经典时,在语言文化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作为一名海外中医从业者和中医教师,我想在透彻理解中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把它们讲得更加通俗易懂,让海外朋友更加顺畅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马芳芳在巴基斯坦从事中医药行业已有30年。研习班上,她不仅跟随中医专家学习国内先进理念和治疗手法,还借此机会和国内专家建立联系,以便以后在海外行医遇到棘手问题时,能及时和国内名医专家线上交流。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希望回国进修,这次研习班是一次‘充电’的好机会。带着这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回到巴基斯坦,我更有信心了。”马芳芳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