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25日电/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其中超大城市增加3个,特大城市增加2个。说起超大特大城市,人们总会想起“北上广深”,但其实超大特大城市的名单中已有众多“新势力”上榜,而且都是近年来有大量人口涌入的“明星城市”。
中国经济网发表评论员臧梦雅文章表示,从大城市“升级”成超大特大城市,反映的不仅仅是人口规模的增长,还有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这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认可。
成为特大城市后,这座城市往往更具“规模效应”,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居民生活水平升级,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不仅如此,城市发展促进市场氛围活跃、就业机会增加,聚合更多人才、资金、资源要素,推动创新,并形成正向“螺旋效应”,从而引发新一轮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后,城市“品牌效应”更加凸显,这意味着城市吸引力更足,城市品质也将得到相应地提升。进入特大城市这一行列,还意味着这座城市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红利,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将更强。
文章分析,不过城市大了,有“大”的优势,也有“大”的烦恼,比如人们常提到的“大城市病”。城市扩容后,人口增长、公共服务需求增加,也给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等带来考验。
事实上,城市扩张规模,并不等于“摊大饼”,而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到“大而美”。为此,南京在疏散老城人口和非古都核心功能的同时,重新排布中心城区功能板块,着力推动老城内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向新城扩展、转化、集聚。成都也有应对之策,为了防治“大城市病”,它在主城区之外规划建设了天府新区这样的“反磁力中心”,不仅起到疏解主城区的功能,还实现了城市更新。
2022年,中国21个超大特大城市的GDP总量为38.66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1.95%。当一个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总量持续提升,发展就要从产业规划、空间布局等方面重新考量,主动转变思维,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这是推进城市功能持续优化的必经过程,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章指出,在转向内涵提升的过程中,超大特大城市要重视科学规划,明确符合自身的核心功能、优势产业,如建设高端要素集聚地、科技创新高地等;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留得住人、留得住企业、留得住绿水青山,如加强自然生态空间修复、推进城中村改造、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等;还要注重提高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增强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的能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文章最后说,城市发展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成为特大城市,或者进一步“上榜”超大城市,一座城市也仍有上升和晋级的空间,因为每一次“升级”都不会是终点,而是重新出发、再次迎接挑战的起点。面对新的目标,我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拥抱更广阔的未来,实现持久的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