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快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23-11-25 08:46:14


 
  推动创新资源要素集聚。研发投入、人才资源和平台条件集聚是重大成果产出的基础。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和人才引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须推动科学、技术、产业和人才彼此共生互促,在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创新任务的同时,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组织的区域创新网络。通过前瞻布局、政策引领、金融支持抓住战略机遇,形成创新战略和规划牵引、创新改革和服务保障、高能级创新平台和科研产业园区、创新集群共同支撑的创新发展格局。发挥好区域内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型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导作用,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相衔接,和区域创新基础与优势相贯通,强化资源集聚和创新策源功能,促进原创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成果产出和基础性、引领性、关键性核心技术突破。

  促进创新主体相互协同。在高质量的创新政策、优良的创新生态和金融环境支持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相互支撑,联动合作,形成要素自由流动、协同创新的动态机制和稳定合作的内生动力。研究型大学以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为主,努力产出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以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为主,同时发挥建制化优势,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技术创新的落脚点在产业,产业发展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依托各类科技园区,发挥金融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杠杆功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科技领军企业以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为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促进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培育形成引领性、示范性产业集群。

  构建开放合作创新环境。以国际视野广泛汇聚资源要素,发挥科技创新中心溢出辐射带动作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贯通原始创新、源头创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应发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资源要素的牵引与汇聚作用,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国际化水平,打造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推动设立国际联合研发中心,建设国际合作示范基地,构建深层次、多元化、多体系国际合作网络,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挑战。

  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动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必然是一流人才汇聚的中心,要依靠梯次接续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和规模化的人才队伍来推动。应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各类创新主体作用,通过优良科研环境、一流科研平台、重大项目任务和协同攻关团队来吸引汇聚与培育人才,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动力。区域加大对各类人才计划的支持力度,加快打造体系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竞相涌现,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把区域建成人才强国雁阵格局的重要支点。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构建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激励人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协同科研攻关,以成果论英雄。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櫈”,促进原创性重大成果产出。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陈套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