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辩证看待光伏行业产能过剩
http://www.CRNTT.com   2023-12-02 08:39:49


  中评社北京12月2日电/面对持续发酵的光伏产能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围。对于我国光伏产业遇到的暂时性困难,要在正确认识产能问题的基础上,共同巩固来之不易的全球竞争优势。
  
  从历史经验和供需两端情况看,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并未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历年来光伏行业产能利用率普遍处于50%至60%水平,产能超过需求一倍属于正常现象。今年年底光伏设备各环节产能预计达到1000吉瓦,对应全球市场400吉瓦的需求,略超正常范围。
  
  如何看待此轮产能过剩?我们既不能过度妖魔化光伏产能过剩,也不能忽视供需失衡带来的风险。首先,阶段性产能过剩是一个共性问题。受内外部因素影响,钢铁、汽车等很多行业都会呈现周期性波动。光伏行业总体属于泛半导体领域,具有周期性发展特征。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至今,经历过“三落四起”,阶段性震荡是行业正常属性。
  
  其次,适当的供大于求有利于优胜劣汰。只有过剩才能形成竞争,过去20年间,我国光伏产业潮起潮落,历经了几轮洗牌,清扫过一批破产企业,也培育了多个明星企业,正是通过一轮轮“淘汰赛”,整个行业的发展才更加健康,逐步建立起全球竞争优势。
  
  再次,要匹配市场成长性作动态观察。光伏产业科技属性强,且产业链条长、技术迭代快,各环节建设周期不尽相同,在一定阶段可能出现结构性过剩现象。从产能结构看,光伏行业处于技术迭代加速期,近两年上马的项目多为效率更高的先进产能。同时,与此前数次光伏行业下行周期需求低迷不同,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当前光伏市场成长性和确定性前所未有。只要不出现黑天鹅事件,很难给行业带来破坏性影响。
  
  当然,供需错配的潜在风险同样值得重视。随着价格竞争加剧,光伏组件价格跌破企业现金成本,已出现企业为降低成本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下游电站投资企业则担心,低价能否持续保障供货和组件质量,是否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长期低价竞争将对行业正常运行造成影响,损害光伏行业的创新基因,进而减弱我国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