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发展公共产品短缺难题。随着一些传统大国内顾倾向加剧,人们担心世界会陷入“金德尔伯格陷阱”,即世界因缺少足够的公共产品而失序。实际上,全球发展治理向来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责任与义务,更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力之所及,它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在全球发展倡议的框架下,中国充分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发展公共产品。例如,中国正式启动总额5000万美元的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三期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并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全球发展倡议呼吁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多边发展合作进程协同增效。可见,全球发展倡议坚持的是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发展治理、凝聚更多的共识,共同推动构建全球治理新格局。
谋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全球发展倡议主张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真正关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权益,强调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致力于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与以往部分西方国家单纯给予资金、物资,并借机输入自己政治经济制度的“输血式”援助不同,全球发展倡议重视相关国家和地区培育内在的发展潜力。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任何国家都不能施以强迫,不可剥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权。全球发展倡议充分尊重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权,为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提供更多的参考。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将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为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在全球发展倡议的框架下,中国大力推动成立了国际民间减贫合作网络、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共同筹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并在粮食安全、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时代互联互通等多个重点领域打造合作平台,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汇聚发展资源,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各国依托自身特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切实体现。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唤起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重视,推动加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国际发展合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发展倡议的合作机制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合作有序推进,能力建设项目陆续推出,给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任琳(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