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重磅:东莞发改局详解东莞方案
http://www.CRNTT.com   2023-12-13 00:11:23


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团长、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采访主任林艶(中评社 陆文煜摄)
 
  中评社记者:《东莞方案》提出了“四个新”的目标定位,请问在实现这四个目标中,东莞将会从哪些关键重点来发力?

  邵勇:今年,东莞明确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四个新”的目标定位以及两岸创新合作也是基于东莞这个特色和城市定位延伸出来的。

  一是全力打造两岸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东莞在深化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取得一些积极成果。比如成功获国家批覆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在大朗建设了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列中子源,科技力量正在不断进入东莞。依托这些科技设施,我们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的科研成果。台湾历来在很多产业领域具有较强创新意识,比如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芯片产业,且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手机产业是东莞支柱性产业,因此,我们认为莞台在产业合作具备扎实基础、前景乐观,我们希望从产业创新角度为两地合作注入新的元素、带来新的商机,充分发挥两地科技、产业的优势,进一步两地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共赢。

  同时,我们也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优势,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引导支持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发展,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全力打造两岸科技创新合作的新高地。2020年7月27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覆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建成了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列中子源,科技力量正在不断进入东莞。依托这些科技设施,我们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这既是科技源头创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过程。我们也希望引入台湾地区创新资源力量开展务实合作,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项建设工作,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平台,推进创新要素培育、科研技术攻关、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全力打造两岸社会人文交流的新枢纽。不管是产业、科技,都离不开人的交流。我们希望以《东莞方案》为纽带桥梁,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携手台胞台企共建两岸交流合作平台,实施更多人文融合项目,打造更多青少年交流品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城市环境,为台胞在东莞创新创业和就业就读等提供更优质生活圈、更便利的配套条件。

  四是全力打造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探索推进粤台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创新发展试验平台,将有利于促进台胞台企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多分享大湾区大发展大机遇。这方面工作是创新性工作,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我们希望通过争取一批试点落地,加快探索推进与港澳、台湾规则对接和机制对接,积极妥善解决一些机制不联通、规则不衔接的问题,携手共建设互认互信的合作平台,打造趋同港澳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的湾区城市面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