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3-12-17 08:58:03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文章分析,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这五篇大文章,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方面。

  发展科技金融,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创新活动早期风险高、资金需求量大,来自资本市场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注重长期投资回报,在短期内允许试错容错,能够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随着创新活动获得市场认可、创新成果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相关生产资本投入可以催生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推动产业繁荣和财富创造。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持续攀升,中国经济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需要特色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供给。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金融业改革发展,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服务。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一步健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机制,支持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发展普惠金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及时获得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需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满足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合理金融需求,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对粮食生产各个环节、各类主体的金融保障力度,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

  发展养老金融,助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帮助增加养老保障供给,有利于完善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增强养老保障能力。要强化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拓宽金融支持养老服务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更好满足日益多元的养老金融需求。

  发展数字金融,巩固和提升中国数字经济优势。发展数字金融,能够提高金融服务交付速度、透明度和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金融资源要素实现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精准化匹配,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巩固和提升中国数字经济优势,需要加快数字金融创新。要把握机遇、重视安全,推动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便利性。同时,针对数字金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挑战,规范数字金融有序创新,严防衍生业务风险,提高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