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建立并不断健全完善绿证制度。2017年,我国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制度,明确用户可通过购买绿证作为消费绿电的凭证。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对我国绿证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明确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绿证相关管理工作,对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2023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召开绿证核发工作启动会,首批核发绿证约1191万个,涉及项目1168个、发电企业755家。其中,国家能源集团与德国工业企业巴斯夫特性化学品 (南京) 有限公司完成了新绿证交易第一单,获得全国首张新版绿证交易凭证。
日前发布的《我国绿电交易现状及重点问题研究》提出,加快构建电-碳市场协同体系,完善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和碳市场有机衔接;大力促进绿电消费,鼓励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参与绿电交易;积极提高我国绿证国际认可度,着力提高绿电交易的合规性,营造支持绿电交易发展的法治环境,提升我国绿电市场化配置能力,探索将核电纳入绿电交易的方法路径。
姚强表示,绿电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实现“证电合一”,弥补绿证交易认可度低的问题,还可以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和终端用户直接交易搭建桥梁,拓宽交易渠道,推动新型电力市场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能源企业加大绿电交易,积极申领绿证,助力能源消费绿色升级。
“2023年,集团参与绿电交易在能源央企中位居前列,各子分公司绿电交易量均实现同比增长;推进绿证集约化管理,建设绿证管理信息平台,组织新能源企业实现绿证‘应领尽领’,分批次推进‘绿色国能走廊’‘绿色办公楼宇’以及各产业板块绿证交易工作,在央企中实现全产业100%绿电消费。”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清日前在集团2024年工作会上表示,自绿证交易开市以来,累计申领绿证1830万张,并完成全额交易,兑现环境价值 5.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