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红海局势升级折射美战略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24-01-18 10:29:25


  中评社北京1月18日电/红海危机发生多天之后,美国终于“下场”动手了。本月12日起,美英连续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其中包括荷台达机场附近的军事目标。美军发表声明称,袭击旨在打击胡塞武装“袭击海上船只的能力”。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为展示对巴勒斯坦方面的支持,从2023年11月起,频繁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途经红海南部水域“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船只。美国于上个月宣布联合盟友开展代号为“繁荣卫士”的护航行动,并于1月3日向胡塞武装发出“最后通牒”。此次美国对胡塞武装发动直接军事打击,一方面是展现其军事威慑的可信度和地区领导力,表明其有能力应对各种地区安全威胁;另一方面也是回应有关方面对拜登政府中东政策失败的指责和不信任情绪,借此重塑各界对美国中东政策的信心。考虑到今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这一考量的成分似乎更重。

  面对美英空袭,胡塞武装迅速发表声明,称美英两国的军事行动是“大规模侵略行为”,表示决不会因为美英的军事行动放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立场,美英两国“所有利益”都已成为胡塞武装的“合法打击目标”。红海危机面临继续升级的风险。

  从国际法角度看,美英对胡塞武装的空袭虽然打着“自卫”的旗号,但并未取得安理会授权。1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关于红海局势的第2722号决议,要求胡塞武装立即停止袭击,但并未授权任何国家对也门使用武力。在美国国内也有多名国会议员质疑,此次军事行动没有得到美国国会的授权。

  而且,美国的军事行动并未取得更多盟友的支持。除了英国派出战机直接参与空袭行动外,澳大利亚、巴林、加拿大和荷兰等国只是提供了相关支持。西班牙、意大利、法国不仅没有参与美英两国对也门的空袭行动,也没有签署10国表达支持美英空袭行动的联合声明。这显示西方国家在应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态度上存在不小的分歧。毕竟,红海水域是亚欧之间重要的运输通道,美军的行动让红海航道在短时间内变得更不安全,使得运输成本飙升,严重冲击欧洲经济。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