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
http://www.CRNTT.com   2024-01-26 08:55:17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内部文瀚厅场景。(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1773年,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官方成立修书机构“四库全书馆”。

  全国各处的书献上来以后,“四库全书馆”馆臣展开编辑工作,将入选书目审阅一遍,整理并确认入选《四库全书》的版本,然后再交付誊录手,用工楷重新抄写。经过极其复杂的过程,一部巨大的书就整整齐齐地修好了,誊录了七部,分别放在了七个地方: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杭州文澜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以及镇江金山寺内文宗阁。

  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学院院长杜泽逊介绍,《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四库全书》既是一部体量巨大的丛书,也是儒家典籍的总汇。《四库全书》还保存了很多珍贵典籍。在《四库全书》修书的过程中,对许多流传于世的书籍中的错误作了订正,还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了很多重要典籍,如宋苏过的《斜川集》就是四库馆的馆臣周永年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来的。因此,《四库全书》在典籍的校勘和辑佚工作上具有很大的贡献。”此外,《四库全书》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四分法的集大成者,具有典范意义。因纂修《四库全书》还衍生了一个学科“四库学”,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因为纂修一部书而引发一门几乎是显学的专门学科,《四库全书》也许不是唯一的,但却是最受人瞩目的。

  “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一次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大总结。在多元一体格局中,《四库全书》做的是‘一体’工作,继承了司马迁《史记》以来的传统,把我国文化的‘多元’逐步汇为‘一体’,把无数支流汇为长江、黄河。我国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就是经过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共同努力形成的。”杜泽逊说。

  屡经离乱,原本七阁的《四库全书》损毁一半。如今,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设立了“渊溯津澜——《四库全书》文瀚合璧”古籍库展,首次合璧同台展示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库全书》部分真本与仿真影印版本。《四库全书》抄写完成后的合璧同台堪称文化盛举。一部《四库全书》的命运,镌刻着国富民强对文化传承的深远影响。

  在总馆展出的还有很多重要中华传统典籍版本,浩瀚古籍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深邃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华文脉赓续连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