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锻造新质生产力,赋能安徽新动力
http://www.CRNTT.com   2024-01-27 16:34:44


 

  “我们还发布了‘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降低量子计算机使用门槛,加速量子计算融入量子化学研究、新药新材料开发、能源气象模拟等场景,赋能千行百业。”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是重要一环。”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于振中这样说道。其观点显然已是安徽的共识。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把科技创新势能更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离不开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提升。2023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28%、总量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增长54%、总量居全国第7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户,总量居全国第8位。

  另一面,对新型研发机构而言,科技成果转化呼唤良好生态的建立。于振中建议,政府应牵头建立健全新型研发机构在成果转化机制体制。比如,在科技金融上,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自己的一支基金;在人才建设上,培养更多的“五懂”人才;在管理上,建立由科学家、创业企业家、懂市场与金融人才组成的复合型团队,助力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布局新兴产业

  新质生产力,起于科技创新,成于新兴产业。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打造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

  其中,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是一大发力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