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经营主体规模再上新台阶
http://www.CRNTT.com   2024-02-05 12:04:01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表示,各类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如企业开办时间大幅缩短、外资企业数量增加以及全球营商环境排名提升等。这表明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切实解决问题

  “银行纷纷推出金融产品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1000万以内的信用贷款数量明显增加。”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祥感受到,近年来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得到更有效保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介绍,2023年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1.2万亿元,全年增加3.8万亿元,同比多增9500亿元;授信户数716万户,增加116万户,同比多增8万户。

  激发活力、稳定预期,就要为广大经营主体解决真问题。

  纾困帮扶方面,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金融支持方面,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85万亿元。

  2023年以来,我国经营主体提质扩容,经营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经营主体占比分别为5.8%、10.2%、84%,“四新”经济企业占比39.4%,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我国还大力破除行政性垄断和地方保护,推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依法查处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023年,我国在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政府进一步降低招投标交易成本,规范信用信息修复工作,并破除了地域、行业、资质等方面的门槛限制,使政府采购流程更加规范和透明。孙文凯表示,这些举措提升了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并促进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产业进步。

  提振发展信心

  强化服务保障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重要手段。过去一年,市场监管总局会同13部门构建多元帮扶机制,开展第二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共召开个体工商户座谈会2.92万场、走访个体工商户429.63万户,协调解决问题诉求和实际困难17.46万件。

  各地各部门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问题解决渠道,健全完善多层次的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万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太兵说:“2023年,湖南组织了湘商回归座谈会等多场活动,听民营经济所言,想民营经济所想,急民营经济所急。”

  《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各级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建立健全联动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签约、建设、投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交流服务,对于瞭解经营主体需求、推动政策落地及释放活力潜能具有重要作用。”孙文凯表示,相关举措一方面提高政策透明度,增进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能更高效地收集企业诉求,促进政策反馈和迭代。此外,为企业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促进思维碰撞和创新发展。

  2023年,我国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多种所有制企业良好发展态势更加清晰。在平台经济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监管领域,稳步推进事前合规、事中审查、事后追责常态化监管思路;连续5年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通过监管执法清费、治乱;大力开展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助力经营主体提升信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蒲淳介绍,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修复行政处罚信息85万条,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496万条,修复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1776万户,依法解除这些经营主体在招投标、投融资、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的限制。

  蒲淳表示:“我们将着力优化对经营主体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从规模结构、活跃程度、合规经营、创新和竞争能力、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更加重视提高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在量的合理增长基础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