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科学复产复耕,这个年过得踏实
http://www.CRNTT.com   2024-02-06 15:47:28


 

  “9月16日,水一退,我第一时间跑回来看大棚。”张希芳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真是惨不忍睹,之前种的蔬菜全被泡烂了,大棚膜飘得到处都是,我看一次哭一次,每天愁得睡不着觉。”

  那时候,和张希芳一样每天唉声叹气的还有第六埠村村民岳训成。原本8月是晚玉米即将成熟的季节,一场洪水让岳训成辛苦大半年种植的200多亩玉米全都泡汤了。“一亩地大约能产1000斤玉米,按照市价,每斤玉米1.2元左右,这200亩玉米的损失20万元,是全家的主要收入。”岳训成说。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村民们的损失,第六埠村在各级党委的支持下,用不到10天时间就完成排水。考虑到洪水过后,可能会影响土质,天津农科院的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到村里进行了土壤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土质一切良好。

  “积水过后,土地需要深松、散墒,尽快把土壤水分降到适合播种的程度。同时要及时补充有机肥,尽快恢复地力。”第六埠村党委委员、分管农业的村委会副主任张义郎介绍,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里积极组织村民进行科学复产复耕。比如,教农户二次翻耕晾晒土壤;用被淹的玉米秸秆进行还田;考虑到大棚保温被等设施被水浸泡后,保暖性能变弱,技术人员建议农户选取抗寒性较好的叶类蔬菜进行补种。

  “刚开始特别担心土质不好影响出苗,当蔬菜苗破土而出时,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下大半。”张希芳说。

  帮扶政策补贴让农户无后顾之忧

  随着村里发放的水灾补偿款陆续发放到村民手中,村民们的心也彻底踏实了。

  岳训成说,政府按照777元/亩补偿玉米的损失,加上村里给大田作物上的自然灾害险补贴280元/亩,每亩地的收益和受灾前持平。

  张希芳家也得到近百万的补偿款,不仅还清了贷款,还靠着补种蔬菜,赚了钱。“我们种的蔬菜苗也得到了政府补助,再加上蔬菜品质好,现在每天出货能达到1000斤左右。”张希芳由衷地说,今年是我过得很踏实的一个新年,蔬菜赚钱了,全家人都干劲十足。

  “今冬下了两场雪,俗话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从目前冬小麦的长势看,明年收成单产能增长两成。”岳训成憧憬着明年的大丰收。

  目前,该村已经补种冬小麦1223.2亩,较往年增加50%,受灾补偿款也全部发放到村民手中。

  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在广场练习舞蹈的65岁村民陈焕香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今年春节我们表演的舞蹈选取了两首歌,一首叫《好日子》,一首叫《共圆中国梦》。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中国梦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梦’。”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