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智能手机换电模式能否替代快充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4-02-19 14:19:32


 
  随着快充技术的普及,手机充电领域正在发生边际性、转折性变化。从企业端看,快充赛道上的竞争逐步进入边际报酬递减阶段。目前,快充功能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市场逐渐达到饱和状态,预计未来几年手机厂商将在快充之外开辟新的竞争赛道。从技术端看,快充在加速给电池充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给电池带来损伤。高功率充电会给电池带来高温、高压、过充等问题。虽然有各种协议限定电压电流和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但随着快充次数和使用时间的增长,手机电池性能会逐渐降低。

  换电模式或卷土重来

  在手机电池发展历程中,可拆卸与整机一体化两种设计思路长期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充电模式是换电模式与快充模式。早期的手机电池通常可拆卸,但随着日趋复杂的手机内部空间设计和不断提高的美观要求,整机一体化设计思路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快充模式能使手机在保持一体成型工业设计的条件下快速补能,但也易导致电池损伤,还需要用户配备数据线、充电头等设备。相比于快充模式,换电模式的补能过程更为迅速、简便,更换电池也会变相提高手机的续航时间与使用寿命,有利于环保。但换电模式的缺点也较为明显,例如电池与手机接触的稳定性不够强、手机整体的美观性不够好等。换电模式最大的短板是电池标准不统一。这不仅不利于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还可能带来资源浪费问题。

  科技创新总会在传统赛道之外实现新的突破。尽管当前手机市场上的主流充电方式仍是快充模式,但一体化设计并非不可打破,模块化设计也可能在未来再次回归。更多灵活性强的手机换电补能方式有望出现。例如Swapery采取的吸附电池组更换方式并非是直接拆卸手机内置电池,而是更换外部吸附电池组。

  从当前用户手机补能习惯来看,如果换电模式卷土重来,可能主要会用于一些应急补能场景。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无电源环境下的手机补能场景。在旅行途中、户外活动、出行购物、突发停电等无法及时连接电源的情景下,用户若急需给手机补能,可通过更换电池实现。这可以有效减少因手机电量不足给用户带来的不便和焦虑。从这个角度来看,换电模式或将颠覆当前流行的共享充电宝模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