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在未来产业领域抢占先机
http://www.CRNTT.com   2024-02-23 07:24:05


  中评社北京2月23日电/未来产业特指面向人类社会美好需求的、由突破性关键技术驱动、可能会发展成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兴产业。新形势下,上海要进一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在未来产业领域努力抢占先机,率先在新方向上开发新技术新应用、培育壮大新产业,以高水平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集群,构建与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把握发展主动权

  解放日报发表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芮明杰文章分析,一般来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现行产业体系中的部分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等转型升级;二是对已经形成或正在发展的新兴高技术产业进行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完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全球竞争力,如半导体芯片产业、飞机引擎产业、工厂式种植产业、智能软件产业等;三是对处于技术萌芽状态、在未来若干年后有可能发展成熟的产业进行布局和扶植,争取率先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如类人脑技术与产业、天地空一体化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全球发达国家都开始积极布局未来产业。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报告,要求发挥独特的研发生态系统优势,重点发展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先进通信网络、先进制造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欧盟委员会发布《加强面向未来欧盟产业战略价值链报告》,计划提高六大未来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领导力,即互联且清洁的自动驾驶汽车、氢技术及其系统、智能健康、工业互联网、低碳产业和网络安全。

  历史已经证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先行者优势”与“后入者锁定”特征。多数情况下,产业领先者在技术、人才、知识产权、产品标准等方面率先突破后会获得“赢者通吃”的可能性。面对空前激烈的竞争,在未来产业领域努力抢占先机,是构建与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是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比如,人工智能发展突飞猛进,必须进一步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汇聚各类资源要素,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推动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加快构建更具吸引力的开源生态、创新生态、产业生态,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探索新路径新范式

  文章表示,根据规划,上海正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明确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发展方向,“争取到2030年,形成五大产业集群,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

  与之相伴,上海推出用好专家资源的“筑基计划”、中小企业联动发展的“携手计划”以及面向全球揭榜挂帅的“雁阵计划”等,并在未来产业集群空间选择、财政金融政策配套、硬核企业发展支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协同政策,试图探索未来产业成长与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

  在此过程中,以下几个变量或者说因素值得密切关注:

  一是未来的消费需求。未来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以预计的基本生活、生产消费品。它可以是现行产品迭代升级后的产品或服务,也可以是符合需求的原创性产品或服务。另一部分是不可预计的未来消费品。就像40年前很难预计今天的生产、生活对移动手机、社交平台、网络游戏等的需求与依赖那样,这部分未来需求如何把握,是未来产业成长与发展最为不确定的影响因素。

  二是未来的技术进步。例如,时下新能源汽车依赖的是充电式锂电池作为动力源,但随着氢能源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氢能源发动机生产成本的快速下降,未来也许会是智能互联氢能源动力车产业的天下。

  按照规划,上海到2025年将建设70座左右各类加氢站,建成3到5家国际一流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三是未来的生态要求。时下,各国对绿色低碳的要求、对生态体系的保护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即“碳边境税”从2023年10月1日起启动,征收范围先覆盖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等行业,后又在修正案中增加了有机化学品和塑料。可以预计,欧盟未来极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产业产品征收范围,从而影响许多产业的发展。

  这三个影响因素是未来产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外生性影响因素,决定着未来产业的成长与发展路径、范式不同于传统路径。就新路径而言,可称之为“交互融合协同创新”路径;就新范式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的生产方式,二是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未来产业的生产方式,是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因为是针对不同消费偏好的个性化定制,因此就需要快速、准确获得消费者的需求,并能够快速按照需求进行组织生产制造与服务。由此,未来产业中的生产设备是互联互通的、智能的、一体化运行的,可以更快地感知、自我反应,乃至计算判断、分析决策。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