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25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湖北省京山市文峰村村头巷尾的网球场里,年龄各异的网球爱好者挥汗如雨,闲暇时与家人朋友来一场休闲赛,已成为不少文峰村民的健身选择。“很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在享受和使用公共体育设施。我将继续致力于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与呼,努力让人人公平参与和享有体育公共服务。”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体育局副局长丁亚琳说。
近年来,以“村BA”“村超”为代表的乡村体育赛事,丰富了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带火乡村旅游。“但乡村体育基础薄弱、场地设施不足等短板仍然存在,人才匮乏、赛事活动不足、体旅融合发展不够、农村体育消费活力有待激活等问题仍有待解决。”丁亚琳说。
去年,丁亚琳结合近年来的调研发现与依托高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提交了《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提案,希望借力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因人、因地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改造,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体育活力。这份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重视。
去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等12个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促进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布局,建设完善乡村全民健身设施,拓宽全民健身科学化传播渠道。去年9月,《湖北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出台,提出到2025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建成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与人口要素相匹配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健身设施网络体系。
按照相关政策指引,湖北省体育局组织多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太极、柔力球、乒乓球、篮球、广场舞等热门项目,将专业教练送到城乡居民身边。
武汉居民俞郧霞对这些变化感触深刻。“家门口就有健身器材,3公里外就有健身公园,出门就能健身。去年,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我学会了一套徒步操,坚持练习下来,肩周炎都缓解不少。”59岁的俞郧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