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数字孪生平台,节水节电效果显着。”刘桥镇水利站站长陆建明给记者看了一张能效对比表,改造后,3个试点泵站的水耗指标均下降40%左右。
陆建明说,过去,泵站设备寿命、运行状态依靠手工记录,都是纸面上的数据,不容易及时发现问题。2022年10月,镇上挑选3个村组泵站作为试点,应用数字孪生平台,设备管线以三维动态模型的形式可视化呈现在屏幕上,各部位工况一目了然。“我们还能通过模拟演练提前发现故障隐患,避免泵机在灌溉高峰期‘趴窝’。”
这些问题和探索都写进了施卫东的提案。他告诉记者,水利部对该提案给予答覆,明确表示将依托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智慧水利建设,积极推广工程自动化、天空地一体监测体系和水利工程数字孪生体建设,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智慧化水平。
自小生活在黄海之滨,施卫东与水有不解之缘。2018年,施卫东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23年连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当好政协委员,首先要注重自身建设,强化政治责任,准确把握参政议政尺度,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在他看来,当好全国政协委员和做科研一样,要重调研、重质量,多关注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哪些效果。
6年来,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施卫东提出92件提案,涵盖经济、科技、教育、医疗、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眼下,到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企业以及部分综合性医院走访调研已列入他的日程,为2024年全国两会提案做准备。
“建言献策既要聚焦社会发展大事,也要关注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特别是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真正能够沉下身子、迈开步子、开动脑子,以实际行动推动问题解决。”施卫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