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28日电/网评:移风易俗不该试探教育公平的底线
来源:红网 作者:石梦琦
近日,江西崇义县出台“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礼遇机制,推进婚俗改革。“零彩礼”“低彩礼”夫妻的子女(含农村户口)持礼遇卡可在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在全县范围内按照第一顺序择校入学,该消息引发热议。(2月27日澎湃新闻)
移风易俗是好事儿,能进一步推进基层乡风民俗现代化建设,但将教育资源作为奖励的砝码,试探教育公平的底线不应当。
将教育公平作为激励政策,是对教育公平的矮化。教育并不是可以随意拿来授受的激励政策,它与公平、正义相关。教育作为民生国计的大事儿,不仅仅关系个别、部分人群,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降低学区房的影响,禁止高考移民等各类措施都是国家在为教育公平“减负”,将过去附加在教育上的加分因素大大地削减,让每个孩子在公平的起点上起跑。
当地将教育作为激励政策是教育退化的体现。教育的意义“重于泰山”,它是这个国家多数人往前走的精神支柱,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是阶层向上流动的唯一通道,是让无力者有力、悲观者前行的那道光。教育在我们这个社会意义远不止培养人,更是改变家庭境遇、打开个人发展的大门。无论身处何种阶段,何种困境,想到教育公平的底线生活才更有亮光。
将教育公平作为激励政策也是对他人的不公。现在“零彩礼”“低彩礼”结婚夫妻的子女就能享受优先入学的资格,那么在以前也是“零彩礼”“低彩礼”结婚的夫妇,两者的子女生于同一年份,又该怎么计算呢?同样,这也是对子女的不公平。父母结婚是上一辈的事情,为何要将开花的果实结算在下一代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