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天放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中国红”点亮众多世界地标建筑,为全球带去中国人的新春祝福。书法、绘画、茶艺等中华文化精粹成就了全球春节“雅集”,剪纸、糖人、面塑、年画以及中国传统小吃则在直观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让海外民众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
而春节期间,中国非遗也“扬帆出海”,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四川自贡彩灯企业在法国、挪威、匈牙利、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缅甸、尼泊尔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城市举办了“欢乐春节 全球彩灯点亮”活动,观展游客预计达3000万人次。其中挪威、瑞典、尼泊尔等7个国家是首次举办中国彩灯展活动。
当中国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次次在海外展示出美食、美景、美物、美好体验的魅力时,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友好、积极的东方文化大国形象也在海外民众的心中种下了种子。实际上,不仅在春节期间,即使在平时,打开一些海外社交媒体网站,在中国文化专题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视频产品热度居高不下。
诚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所言,非遗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和载体,由于不少非遗项目的可参与性、可体验性,几乎不用翻译就能达成交流,再利用数字化和新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传播,可以突破语言和地域限制,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瞭解和体验中国非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充分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是文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此,拓宽渠道,增加非遗应用场景,外国朋友更青睐中国非遗的高超技艺;非遗为媒,促进民心相知相通,中国非遗获得海外点赞无数……
中国目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最多的国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多达40项,不仅说明中国的非遗保护水平,海意味着非遗在国际文化传播及交流上仍存在空间。由此,中国非遗“扬帆出海”,促进世界文明互鉴。非遗走出国门,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也塑造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中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