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考古持续深化
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
南海深处,水下1500米。一艘满载货物奔赴远方的明代木船躺在海床上,散落出的青花碗、珐华梅瓶、素三彩鹤形壶、铜盘、灯台……琳琅满目。离它东北约12海里处,另一艘满载乌木回航的船只同样遭遇不幸,再也不能抵达家乡的港湾。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更重要的是,它以深海科技和水下考古的融合,成为我国水下考古发展的里程碑。考古调查使用了“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共执行41个潜次调查。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水下千米级深度的沉船考古,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不仅仅是深海技术赋能深海考古,在项目领队、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看来,这是一种互相促进。“比如布放长基线信标来进行定位,在水下考古中是首次使用,考古对精度的高要求,对于深海技术发展也是一种推动。”
近年来,多学科研究在考古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几乎成为“标配”。“不仅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址,非常晚近的历史时期的遗址也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式。我们对遗址有这么多的认识,与多学科合作分不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
在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发掘中,古DNA显示平潭史前人群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大陆来源;植物考古研究表明,水稻和粟在距今4800—4600年间传入台湾地区,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新的证据。
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开展了环境考古和玉器、金器、青铜器检测分析等,并进行骨同位素、骨骼疾病等研究,在青铜玉器矿物原料来源、墓地人群卫生饮食健康、古族群间的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为深入瞭解商文明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在这些考古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几十种自然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可以看到人文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新的研究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又生发出新的课题。这正是考古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