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春日“花经济”助力中原小城释放更多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4-04-04 16:49:30


  中评社香港4月4日电/踏青、赏花、品春茗,清明假期伊始,接棒“年味经济”的“春日经济”在中原大地持续升温,各地围绕“赏花+”创造更多春日消费新场景。

  “快来这里看,不仅有花,还有古建,烟雾缭绕。”4月3日,在河南鄢陵唐韵生态旅游区,来自山东的游客唐女士招呼着同行的伙伴。

  新华社报导,像唐女士这样专程从外地赶到河南鄢陵赏花的游客不在少数。景区门口,一辆辆旅游大巴整整齐齐地停放着;景区内,樱花、玉兰花等竞相绽放,如云似雪,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在河南地理版图中,许昌市鄢陵县是千里平原中最醒目的一片绿色。作为“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位于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是“南树北移、北树南迁”的理想驯化基地,花木种植历史悠久。

  近年来,当地利用资源优势,聚焦“赏花+”,融合多种业态创造多种消费场景,也释放出更多经济活力。

  “现在我们每天都能接待游客2万多人,和之前卖花木相比,收入翻了好几番。”鄢陵唐韵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红伟说。曾经的唐韵园林只是作为苗圃基地使用,靠卖盆景、承接绿化工程维持生计,借助当地“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的转型机遇,及时调整思路,改做生态旅游。

  园子建好后,郑红伟每天都要去转转,想听听游客的评价。“有一次,我听到游客说,‘只有花有啥看的’。咋才能让园子的景观更丰富一些?”郑红伟说,“我就出去学习其他旅游城市的做法,决定在园子里复原古建,把文化融进去,再植入更多业态。”

  “花经济”始于花,又不局限于花。当地不断深挖“花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在赏花游的基础上还加入田园采摘、特色农业、民宿度假、亲子互动、研学康养等多种元素,持续提升由花而生的附加值。

  看花、簪花、赏古建、尝春菜……走进唐韵园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密切融合、相互辉映。在这里,不仅有“乱花渐欲迷人眼”,还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更有雾森系统营造出来的云雾缭绕,游客们穿上汉服、戴上簪花,置身于园子之中,别有一番感受。

  过去以花造景、以景促销,把花卖到别处去;如今以花为媒、以文铸魂,把人引到自家来。春日“花经济”帮助这座中原小城释放了发展活力,也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今年3月,鄢陵县接待各地游客75万人次,同比增长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27%。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