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产能过剩论”是拜登经济学的遮羞布
http://www.CRNTT.com   2024-04-11 12:17:30


 
  耶伦说辞避重就轻

  事实上,“新三样”发展的市场化程度很高。自3月下旬以来,包括海源复材(002529)、聆达股份(300125)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暂停光伏投产项目。背后原因在于,企业核算后认为利润趋薄,因此选择主动退出。这属于典型的产能出清,是价格机制“显灵”的表现。

  耶伦言论另一诡异之处,她“跳过”了中美价差更大的家俬、玩具等商品,而选择性地揪住“新三样”不放。这其实与拜登政府推行的产业政策有关。

  拜登团队借助经济企稳、就业强劲的契机,在竞选期间大肆标榜“拜登经济学”(Bidenomics)的成功。但目前从民调情况来看,美国选民并不买账。这主要源于国内通胀高企难题,以及制造业回流政策的尴尬处境。

  自拜登上台后,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技法案》与《基建投资与就业法案》加大对清洁能源、先进制造业的投资,希望藉此带动海外产能回流。但制造业天然对利率敏感度高,如今联储降息时点一再推后,造成制造业销售增速放缓,由去年12月份的0%降至今年1月份-1.7%。制造业回流计划遭遇重大挫折。

  “中国新能源强势出口+美国制造业高息环境”对于拜登经济学的打击是致命的。也因此,耶伦的表述就显得十分拧巴:一方面寄希望于中国低端制造业为美国高通胀“解困”,因此两国贸易不能脱钩;另一方面又要指责中国高端产业存在过剩问题,为本国产业政策失败“遮羞”。

  这一套逻辑如何自圆其说,真是难为了耶伦。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