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开门红”让美西方“眼红”
http://www.CRNTT.com   2024-04-20 12:58:31


 
  中国经济“开门红”,美西方“眼红”抹黑在预料之中。近年来,美西方集体患上“恐华症”,脆弱叠加焦虑之下,言行也骄狂起来。对此,必须有理有据地批驳美西方对中国经济的各种奇谈怪论。一方面要为中国经济正名以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体现全球大国的责任担当。中国经济好起来,全球经济复苏有动力。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全球第一大经济引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西方最发达的七个国家的总和),唱衰中国经济,拉低的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拖累的是全球经济增长。

  唱衰中国经济,对美西方也没有任何好处。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见顶”,美欧经济复苏动力也会衰减。正因为如此,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甚至外交部,面对美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的各种质疑,不厌其烦进行解释说明。中国的理性和耐心,像极了好老师开导不开窍的笨学生,中国的大国自信和美西方的狭隘偏执形成鲜明对比。

  “过剩论”是美遏华新手段

  近日,美欧政要形成一波访华热潮。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到德国总理朔尔茨,他们的访华之旅都从造访中国城市开始,凸显美西方政要深入瞭解中国的意愿,这有助于化解双边分歧并扩大双边合作,实现互利双赢。虽美欧在对华经贸合作立场上有差异,譬如美国是以施压逼中国妥协,德国则在合作中提出本国关切。但耶伦和朔尔茨都提出了中国“新三样”产能过剩问题。随后访华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会继续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对此,在各层级的外交会晤中,中国也就所谓产能过剩亮明了中国立场。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美欧对华实施新一轮贸易壁垒的托辞,或者说这是美西方遏制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因为美国和欧盟已经采取行动抵制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等中国新能源产品。其实,美西方批评不值一驳,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例,在欧洲市场的价格几乎是国内市场的两倍,何来中国对出口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和低价倾销?

  一季度经济虽开局良好起势有力,也面临一些短板。如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降至3.1%;如3月份工业增加值和出口同比增幅较之前两个月有些滑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处于滑落区间。总之,消费恢复不如生产,中小微企业恢复不如大企业,经济恢复存在不平衡性。

  然而,中国经济一季度“开门红”为经济“全年红”提振了信心,中国经济有能力实现全年5%的预期增长目标。

  (来源:大公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