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20日电/据新华社报导,通过推广“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和“省时、省力、省钱”服务,2023年全国电力用户节省办电投资600亿元,截至目前累计节省超2600亿元。这直接反映了我国“获得电力”水平的提高。
国家能源局19日举行的《供电营业规则》宣贯落实暨“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提升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宋宏坤介绍了上述情况。
宋宏坤说,2023年我国“获得电力”取得积极进展,服务成效进一步彰显、监管质效进一步提升、制度基础进一步夯实。目前,全国31个省份已建立“获得电力”工作协调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政企协同,各地不断创新惠民利企举措,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水平。
会议也介绍了新版《供电营业规则》修订情况、频繁停电整治工作情况、电力领域综合监管情况等。2023年,通过频繁停电专项整治,督促供电企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510个,累计投入资金超4亿元,惠及居民用户约63万户、企业用户超2000户、公共服务机构近200个,受益群众超200万人。
2023年,通过开展电力领域综合监管,查出有关省份“三零”“三省”政策未有效落实、政企协同办电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用户受电工程市场秩序混乱等方面267个问题,并对相关线索立案调查,做出行政处罚16起、罚款金额755万元,形成了有力震慑。
“办电投资是办理用电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比如拉线、建设变压设备等。”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说,老百姓和企业从申请用电到用上电的过程在电力行业内被称为“获得电力”,这也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要开办工厂,没有电就无法生产,企业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电。这其中的难易程度、时间长短、成本高低、电能质量等,会直接影响到“获得电力”指标的水平,从而影响企业投资意愿。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