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完善医保政策 促进生育友好
http://www.CRNTT.com   2024-05-17 11:03:20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表示,我国医疗保险的保障内容是疾病治疗发生的费用,辅助生殖能不能进医保,需要界定辅助生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是一种“疾病”。从目前看,不孕不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疾病。由此,辅助生殖技术作为不孕不育的治疗手段,有纳入医保的理论依据。我国医保依旧为属地化管理、地级市统筹为主,各地在经过卫生技术评估、基金安全评估等环节后,可以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将其纳入医保。

  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是否会给基金运行带来压力?“我们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对需求人群和基金承受能力进行了精密的测算,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韩波告诉记者,《北京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年)》根据常住人口、已婚育龄女性数量、分娩量、不孕不育情况及技术服务需求分析,北京市约4万对夫妇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服务需求。政策实施7个月以来,北京市职工就诊2.7万人,总费用2.2亿元,职工医保基金支出1.5亿元,在年度测算基金安全运行范围内。

  “一般患者经过两个周期可实现怀孕。广西这项政策规定患者可两次享受医保报销,这既考虑了医保政策的公平性、可持续性,确保更多刚性需求患者获得报销机会,也有利于引导患者审慎选择,避免盲目追求生育而浪费医疗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吕圣表示,广西医保基金预计每年因此增加支出4.51亿元,基金运行安全可控。政策实施5个多月以来,广西已开展治疗性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门诊结算7.02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1.43亿元,平均报销比例58.94%。

  医保政策保驾护航,促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虽然不孕不育群体总量庞大,但在全国依旧是个小群体。从这个角度说,辅助生殖技术进医保这一政策,受益面还较为有限。专家建议,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动、全人群覆盖、全周期保障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以医保政策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生育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为孕产妇提供从怀孕到分娩的全周期医疗保障。2019年起,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合并,生育保险参保率持续提升,2023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49亿人。据统计,2022年全国生育保险参保女职工人均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报销5899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