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上新“侯爷的酒杯”
http://www.CRNTT.com   2024-05-17 11:05:02


  中评社北京5月17日电/据新华社报导,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5月16日上新一批漆木器及其相关金属配件,其中有刘贺生前使用过的饮食器皿,折射出当时的生活方式、社会时尚及审美情趣。

  此次上新的文物有90余件(套),包括新修复的漆耳杯、漆盘等17件漆木器,展陈于博物馆的“丹漆海昏”展厅。其中一件银扣漆耳杯推测为侯爷生前使用的酒杯,夹纻胎工艺,椭圆形口,耳缘上翘,杯耳为银扣耳,耳杯外髹黑漆,内腹壁髹朱漆。

  博物馆副馆长范丽君介绍说,“扣”原指在器物口缘包镶金属的做法。汉代漆耳杯传承了先秦时期漆器工艺优良的特点,又有所创新,新增了扣器及铭文装饰等装饰工艺。刘贺墓中出土的耳杯,从铭文来看,有“御酒”杯、“曹”字杯、“李具”杯等。而银扣漆耳杯在汉代整体出土较少,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一般是贵族所用。

  西汉时期是中国漆工艺史上的“黄金时代”。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其生活的年代正是漆艺“黄金时代”中的“黄金时期”。

  刘贺墓此前出土漆器约3000件,是全国西汉漆器出土最集中、最系统的一次。考古专家曾指出,墓中出土的漆木器多为夹纻胎,也有木胎漆器,但夹纻胎更为实用,更不易腐蚀。“我们第一个展柜,对比展示了墓中出土不同胎制的漆器,如木胎、夹纻胎、金属胎等,来展现当时漆器生产的繁盛。”范丽君说。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