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社科院蔡昉:如何化解AI就业冲击?
http://www.CRNTT.com   2024-07-14 10:54:14


 
  AI技术进步的速度之快,愈来愈让人有一日千里、一日三秋的感觉。例如,从1770年“土耳其下棋机器人”的骗局到图灵1950年论文发表,经过了180年;再到1997年“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又经历47年;再到“阿尔法狗”于2017年战胜柯洁,也相隔了约20年。但从ChatGPT问世到Sora的出炉,仅仅相隔一年。

  大模型AI的“发展悖论”注定了岗位的大规模损失几乎是必然的。阵营之间、国家之间、企业之间都认识到,能否占据AI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关乎生死存亡。

  这导致围绕着AI的发展,形成一种类似冷战时期太空竞赛、军备竞赛、核武器竞赛的竞争。而挖掘模型用途、扩大用户群、提高回报率的必然方向和方式,便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减少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使用。

  然而,只要人类劳动还没有彻底由人工智能替代或者决定,就仍有一些东西不会发生变化。这些没变的事物或方面越发弥足珍贵,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时间窗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仍然是主导的一方,仍然是“人告诉机器做什么”。这一点既有技术上的含义,也有制度上的含义。也就是说,人类应对岗位替代的两条根本出路,迄今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虽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校正方向。

  强化劳动者社会福利

  第一,人力资本依然是抵御AI冲击的底气,但是人类需要把扬长避短作为AI时代人力资本培养的基本策略。至目前今为止,人类智能仍然具有优势的方面在于:1)软技能而非硬技能;2)科学知识以外的能力,而非认知能力;3)情商而非智商;4)人文的理解力和同理心,而非数理化的解题能力,甚至不是编码技能;5)隐性的知识而不仅是显示性的技能。

  第二,社会福利体系仍是根本性的讬底制度,而且履行此类功能的物质条件日益增强。北欧在建立福利国家之初,在制度设计中就突出“去商品化”,即弱化劳动力作为纯私人要素的属性,强化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社会权利。在AI的“岗位破坏”日益大于和快于“岗位创造”的条件下,这个理念和做法愈来愈重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