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给企业拒绝“过度调研”的底气
http://www.CRNTT.com   2024-07-24 17:49:53


  中评社北京7月24日电/原标题:无事不扰,给企业拒绝“过度调研”的底气
  来源:新华社

  前不久,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计划到陵水黎族自治县某企业开展调研,结果遭到了该企业的拒绝。企业说“不”的底气,源自海南提出的“无事不扰”企业服务原则。今年2月,海南省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正式上线,省直各单位、各市县区及其部门、乡镇街道开展涉企活动需预约或登记。截至目前,通过该系统共开展活动6090次,发起活动被拒67次,统筹活动57次。

  海南“无事不扰”原则获赞背后,是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苦过度调研久矣”的现实痛点。到优秀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到生产一线摸排具体需求、到问题企业开展检查,是政企互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但问题在于有些地方政府部门的涉企活动缺少统筹,甚至出现“安徽某企业一年被执法检查超百次”这样的荒唐事。

  迎来送往、接待规格不低的过度调研,给企业增加了不小的负担,有时甚至会因为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或泄露商业秘密,而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但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敢怒不敢言”。过度调研的不良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表现尤甚。这些地区的好企业、明星企业相对较少,经常会被安排到领导考察、会议座谈、成果展示等各种活动之中,使其生产经营秩序受到严重干扰。

  记者在基层采访中,曾多次听到企业关于“过度调研”的吐槽。比如,一些所谓的座谈会,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一些所谓的调研,有名无实,有始无终,基本就是走走过场。有企业人员直言:“不知道来过多少个部门,也不知道来过多少回,最后也没有解决问题,希望不要再有人来‘调研’了!”

  限制企业接待次数,统筹多个部门对同一家企业的调研申请,特别是赋予企业基于业务实际情况“闭门谢客”的权利……海南提出的“无事不扰”,其实就是坚持“最小必要原则”,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权,让企业可以“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它针对的是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监管碎片化乃至吃拿卡要等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病灶”。

  “无事不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近些年,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更加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社会各界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但是,如何更好地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仍是考验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课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