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传统文化内核助力中国科幻电影创新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8-06 12:58:55


  中评社北京8月6日电/据新华社消息,“《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中国电影工业技术的显着进步,还在于其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核。”近日在此间举办的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科幻论坛暨成都电影产业专场推介会上,与会嘉宾这样评价《流浪地球》系列电影。

  此前,《流浪地球2》入围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三项提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绍阳认为,家国文化、伦理亲情、奉献与牺牲、集体主义与协作等概念,构成了《流浪地球》系列影片的精神内核。

  在与会嘉宾看来,科幻作品是一种“世界语”,拥有以科学为源头创作的共同“骨架”,而不同的文化则是塑造各国科幻作品气质与形象的精神内核。

  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引起巨大轰动,影片展现了激光武器、机器人和先进设备,被认为是真正符合类型片特征的第一部中国科幻电影。此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科幻影视作品处在被遗忘的角落。

  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中国科幻电影关注度重起。2019年,改编自刘慈欣同名作品的《流浪地球》上映,这一年被许多从业者定义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王红卫近年来参与了《流浪地球2》《宇宙探索编辑部》《从21世纪安全撤离》等科幻电影的制作。他认为,《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上映后,电影工作者开始更深刻地思考中国科幻电影所蕴含的本土价值观念。“要让更多观众产生对未来的思考和好奇。”王红卫说。

  近年来,《独行月球》《宇宙编辑俱乐部》等不同类型的科幻电影上映,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投入到科幻电影创作中。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