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施能自看好香港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右图:香港多间大学在科研领域均居于全球大学前列,越来越多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图源:大公报) |
中评社北京8月8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习近平主席给包陪庆、曹其镛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回信,连日来在企业家和广大港人中引发热烈反响。
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日前在对香港各界贯彻习近平主席回信精神提出指导意见时,再次提出要“三变”。多名政商界人士向《大公报》表示,香港在识变、应变、求变的过程中,应加大资源投入、有聚焦性的发展,并吸引新的资源,划分与内地城市不一样的功能和发展路径,从而发挥联通国际的功能来支持国家对外开放的发展。香港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运用现有优势,把医药器械相关产业作为主赛道,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协作建设“生命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大湾区新质生产力示范区。\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德勤中国副主席施能自向《大公报》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会议精神,解答了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香港需要深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化改革内涵变化,特别是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领域在哪里;香港现在有哪些具体的优势能够支持国家的深化改革,同时要认识到香港目前需要加强转型方面以及需要抛弃过去的包袱,自身求变应对世界大变局以及国家的发展战略。
施能自:有所选择细分产业赛道
施能自认为,香港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香港正在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等,但也要考虑香港现在的资源有限。”他呼吁,特区政府需要有所选择,再重点细分产业赛道,如生物医药,可以考虑就重点选择医药器械相关范畴为主的赛道,因为香港的医疗系统已经得到国际认可的加持,可以更有效地应用和发展。
立法会议员邓家彪同样看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香港的医药器械科研有国际实力,但受限于土地资源和生产成本。”他建议,特区政府在大湾区广东省城市,政府间协作建设“生命科技产业园区”,包括医药器械、生命科技、乐龄科技的测试和制造,为园区制定产业政策和金融渠道,以及规定一定比例的香港科研人员在产区就业,既保障香港科研人才发展机会,也能以促进大湾区各市人才互通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