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重庆:避暑热门地有了“潮汐医生”
http://www.CRNTT.com   2024-08-23 12:54:24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据新华社消息,高温天气持续下,前往海拔较高地区小镇避暑成为许多重庆市民的选择,其中不少是“一老一小”群体。短时间的人口激增,常导致一些小镇的医疗服务跟不上。为解决避暑地人流量大、就医需求猛增的问题,重庆建立“潮汐式”医疗援助机制,精准调整医疗资源配置,既满足群众看病需求,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基层卫生机构提升救治能力。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平均海拔约1500米,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优美,一到高温季,这个常住人口仅1万多人的小镇,常会迎来游客的“井喷式”增长,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压力较大。

  “以黄水镇中心卫生院为例,医院平时的日均接诊量为100人次左右,一到7、8月份,接诊量猛增至1000多人次,即便全院50多名医务人员全员无休,游客看病排队一小时以上也是常态。”黄水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冉军告诉记者。

  不仅在石柱,重庆多个避暑热门地武隆仙女山、万盛黑山谷、江津四面山的基层医疗机构,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如果轻易扩建医院,又会在游客走后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如何在保障游客健康需求与节约医疗资源之间做好平衡,需要从机制上进行破题。

  在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后,重庆市卫健委自2021年起探索“潮汐式”医疗援助机制。据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潘建波介绍,这一机制在暑假等人流量大的时期,向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增派医疗卫生资源,在人流量小的时期撤回,从而达到精准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的效果。

  今年7月1日,重庆市卫健委从市内多家三甲医院抽调62名医生,派驻到避暑热门地的基层医疗机构,同时针对人群特点,特意选派老年病科、儿科、中医科等专家驻点帮带。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