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留意到,坊间有意见认为指引内容过于保守,对一些细节表述颇有微词。笔者相信,课程指引制定的初心着眼于全体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希望他们在花季雨季茁壮成长,在自我保护的大前提下,做到爱己爱人。中学生年龄尚小、涉世未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仍未完全定型,对亲密关系、性行为等认知仍有诸多不足,一旦因一时无知或猎奇心态行差踏错,或会对之后的人生轨迹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
在性教育这样有争议性的话题上,笔者认为,一个有担当的政府需扮演主导角色,推出合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教材,在纷扰的社会价值声音中正本清源,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明白应如何负责任地处理男女关系,建立优良家庭价值、做人的美德等对香港社会的价值传承和长远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初中阶段的教材可以令孩子们多明白理念价值与法律底线的关系,为何初中阶段就与异性发生性关系并不合适?孩子是否有能力承担发生性行为或滥交之后果?包括除了孩子本人外,会带来自己整个家庭的影响甚或法律责任等。与孩子讨论这些问题时,必须循循善诱,切忌生硬死背。
至于是否需要用一些带有很多生活细节的假设性例子去解说,笔者认为是可以灵活变通的。笔者参选立法会十几年有些经验,在争议性的问题上,一些带有很多细节的假设性例子总是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上纲上线、歪曲抹黑,因此,初中教材可以少用带有很多细节的假设性例子。
建立优良家庭价值观
近年来,教育局一直透过更新课程指引、发展学与教资源及提供教师培训,支援学校通过不同科目、跨课程价值观教育和全方位学习活动等,加强学生从小对性教育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发展慎思明辨能力,掌握与人相处的技巧,协助他们建立正确价值观、正面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实践适切行为,同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其中,由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推行的“青少年健康服务计划”,在2022/23学年,共举办了近200场性教育工作坊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