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西方媒体为什么炒作“立场新闻案”?
http://www.CRNTT.com   2024-09-05 16:58:19


  中评社北京9月5日电/西方媒体为什么炒作“立场新闻案”?

  来源:大公报 作者:梅若林

  两名前《立场新闻》编辑日前被裁定“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成,外国一些反华媒体又急不及待要跳出来刷存在感。首当其冲的便是“老熟人”《华尔街日报》,用断章取义的方式指称二人罪成是因为发布了“政府不喜欢的内容”。《华尔街日报》自己在敏感议题上从不敢逆美国政府意,现在倒好意思批评特区政府打压新闻自由?遑论本案与新闻自由根本毫不相干,《华尔街日报》自己对案情一知半解就想充当“教师爷”,一缺报格、二无专业,有何资格教香港谈新闻自由?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用“香港两名编辑被判有罪”(Hong Kong Convicts Two Editors)为题,可以说相当有“标题党”的意味。不解释基本背景,只单方面强调“编辑”和“有罪”两组词语,明显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把读者带向特区政府打压新闻工作者的方向去想。其后在文章中,更称两名前《立场新闻》编辑被判“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成,是因为《立场》“发布了政府不喜欢的内容”。

  煽动仇恨绝非新闻自由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华尔街日报》刊出相关文章后,便迅速去信反驳以正视听,指出《立场新闻》的意识形态是排斥中国的地方主义,甚至成为抹黑和诋毁中央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工具。相关文章在没有任何客观依据的情况下,攻击香港国安法和相关执法和起诉程序、通过虚假信息传播仇恨和反政府情绪;攻击警方的执法、美化暴徒的行为——换言之,就是并非建基于事实。

  本案涉及的文章中有11篇被裁定具煽动意图,这些文章的内容并不是单纯的“评论”或“报导”,而是带有明显目的,引导读者破坏宪制秩序,以至长时间与中央及特区政府进行“抗争”:例如其中一篇罗冠聪所写的博客文章,指导读者低调以“非政治”组织联络、隐藏及蔓延开去,煽动香港市民做好准备随时再行动,削弱中央管治以及扩阔对其战线;其另一篇文章亦在煽动读者的“烈士情绪”,声称承受代价是社会运动的本质之一,鼓动读者不顾后果地挑战政府及中央管治;又称抗争者被无理打压、被失踪、侵犯、长年囚禁等,以假消息散播憎恨及反政府情绪,煽动支持者全面进行旷日持久的抗争。又比如何桂蓝的一篇专访,极力说服不同意或还未同意“揽炒”手段的读者,是因为他们“还未察觉自己只是生活在极权之下”,试图制造恐惧,令读者相信香港完全没有自由、无法正常生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