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 |
李成就此提出,在缺乏理性决策的情况下,中美的严峻形势会不会演变成新一轮的冲突甚至战争,东亚和东南亚成为下一个“火药桶”的预言是否会成真?
马凯硕回应,阻止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已在华盛顿成为一种坚定的共识,因此未来10年里,中美关系将会不断恶化,美国不可能停止遏华。
与此同时,马凯硕强调,美国内部的政治矛盾也在影响领导人决策。拜登政府上台初期也曾希望表现出与特朗普不同的政策取向,并试图找到一些中美关系平衡点。然而大选在即,因疫情等种种原因搁置的总统访华始终未能实现,现在更是使其陷入两难:假如大选前访华,对华软弱可能会拖民主党后腿;假如特朗普赢得大选,那么拜登在今年11月、12月访华又将失去实质性。
尽管如此,马凯硕也指出,沙利文访华依然释放了良好信号,证明拜登还在寻找机会和中国领导人建立联系。马凯硕认为国际社会应鼓励、支持领导人间的会晤,因为它们是促进国与国交往合作的重要机会。
不过马凯硕并不相信中美之间必定爆发战争,他赞同李成的观点,认为两个AI和核大国之间的战争没有赢家,两国也一定会谨慎而行。他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亚洲的发展可以以欧洲历史为鉴,也就是说20世纪的世界战争难免在亚洲复现。然而事实是,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战争依然发生在欧洲的边缘线上;亚洲反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维持40余年的和平稳定,证明了西方学者的错误。马凯硕进而指出,亚洲的和平不是偶然,而是统治者理性决策的结果,这也是西方现在最应该反思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