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苹果故事,感悟治理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24-09-13 17:27:33


(图源:人民日报)
  中评社北京9月13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金秋时节,祖国西北,红彤彤的苹果又挂满枝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这里的花牛苹果驰名中外。党的二十大后首次考察,总书记一下火车就前往陕西延安安塞区南沟村的一处苹果园,硕果累累正丰收。

  两次重要会议后看苹果,总书记着眼的是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其中的治理之道,值得细细感悟。

  因地制宜

  山东枣庄的石榴,陕西柞水的木耳,广西来宾的甘蔗……这些年总书记的考察中,各地特色农产品频频亮相。乡村全面振兴,要靠产业带动;产业振兴,基于一方水土的特色农产品是一个抓手。其中就蕴含着产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的道理。

  那次在南沟村的果园里,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乡亲们说:“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麦积区所在的天水市,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南北气候条件兼而有之,赋予花牛苹果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现代山地果业,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重点抓产业、产业优先抓果品、果品突出抓苹果、苹果着重抓花牛”在当地广为流传。

  烹小鲜,治大国。因地制宜,才能发挥好地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也唯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