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新能源巴士技术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http://www.CRNTT.com   2024-09-25 12:36:06


 
  此外,香港巴士的营运环境非常独特,因地势关系,大部分巴士路线都需要行经陡峭的斜坡,而且载客量大,需要提供强力空调系统才可满足乘客要求,以上因素俱要求电动巴士有更高功率。电动巴士充电可能需要数小时,对比氢能巴士十来分钟的加气时间要长。若要建立足够的充电设施来支援电动巴士及其他电动汽车的日常运作,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规划,尤其是上游的电网扩充。

  第三,电动巴士一般采用锂电池,其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电池的回收处理也是一个亟待妥善解决的环保议题。近年电动车电池出现过热着火的情况也引起大众关注。今年8月,美国发生了一宗涉及Tesla Semi电动货车的事故,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最近发布的初步报告显示,当时耗用了多达5万加仑的水经过长达15小时才能扑灭,并且还需要飞机空投阻燃剂,安全存在隐忧。

  除了电能,氢能也是未来新能源发展趋势,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有助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氢能汽车具有零排放、高效能、长续航能力、低噪音等优点,适合需要高电力功率及高续航能力的重型汽车,如巴士、重型卡车、冷藏车、环卫车等。尽管香港氢能巴士正处于技术开发和建设基础设施的阶段,但未来发展潜力可期,加上绿色航运带动,将来氢能船只也是大势所趋,氢能技术可于香港和大湾区其他城市应用。

  综上所述,香港引入新能源汽车,是迈向绿色交通的重要一步,虽然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战,但长远来看,其环保和节能的优势将有助于推动香港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氢能联盟创会荣誉顾问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