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四方机制靠炒作反华议题难“续命”
http://www.CRNTT.com   2024-09-27 10:28:07


 
  四方机制是拜登政府“小多边主义”外交路线的典型代表。拜登在上任之初就提出,其对华政策的重点是“塑造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即通过拉拢亚太地区的盟友与非盟友构建各种“小集团”“小圈子”,以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之势。除四方机制之外,近年来美国还相继构建了美日韩、美日菲、美日澳、美英澳等多个三边机制。但这些明显具有排他性的“小圈子”之间不仅多有重叠,且都摆脱不了“重议题、轻约束”的尴尬处境。换言之,这些“小圈子”虽试图通过议题设置制造反华舆论,但因缺乏强有力的内部约束而难以采取一致行动,因此其威慑力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小多边主义”的尴尬处境根源于美国国力的下滑。在国内政治日趋极化、债务规模屡创新高、财政赤字持续膨胀的背景下,美国欲在亚太地区维持霸权愈发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不得不求助于盟伴的支持。特别是在乌克兰危机和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美国的战略资源迅速向乌克兰和以色列倾斜,对“印太战略”的拨款则更为“吝啬”。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总计约743亿美元的巨额援助;自2023年10月起,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至少1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但在2023年度,拜登政府仅为“印太战略”投入18亿美元,剩余成本则由其盟伴分摊。

  美国既不想多花钱,还想让盟伴多出力。这注定了四方机制的大部分反华议题只能是“画饼充饥”。而且美国与其盟伴在利益上也并不完全一致。中国是日澳印的最大贸易伙伴,因此与中国完全“脱钩”对三国经济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况且印度拥有不结盟主义的传统,一向在外交上保持着战略自主性,不会跟随美国的“印太战略”亦步亦趋。在资源投入不足、各方利益分歧难以弥合的情况下,如今的四方机制更像是一个靠意识形态话语包装出来的“反华啦啦队”。这样一个松散的机制未来能走多远?实难预料。

  在本次四方机制峰会上,有记者意味深长地问拜登:这一机制能否撑得过11月?众所周知,今年11月将举行美国总统大选,而拜登已决定放弃参选。待其卸任之后,四方机制是继续靠炒作反华议题“画饼续命”,还是会“人走茶凉”,恐怕已经不是拜登能说了算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