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让文明交融之光温暖世界、照亮前路
http://www.CRNTT.com   2024-10-10 11:25:57


  中评社北京10月10日电/据新华社消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9日面向全球发布智库报告《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解读中华文明交往交流交融发展的最新成果。

  中华文明自带交融基因,在不断交流交融中孕育和形成了全新的文明交融论。作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国际公共产品,文明交融论将助力解决当前人类文明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原创性贡献。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交融论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不同文明都应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其他文明的长处和精华,消除隔阂、偏见、仇视。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交融论主张以交融化解冲突,以对话抵消对抗,以理解代替误解,以共同价值凝聚人类共识,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