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爆发新一轮冲突。时至今日,战火持续已经一年。这一年,加沙地带人道危机前所未有,战争惨剧骇人听闻;冲突外溢效应持续蔓延,从黎巴嫩到叙利亚、从也门到伊朗,地区热点交织共振。在这场冲突延宕一周年之际,回顾梳理战事的发展脉络,尤其是其中出现的新战法、新技术,有助于洞悉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
先进情侦网络也有盲区死角
最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军事强国的态势感知能力大幅增强,获取情报信息的效率有了质的提升。然而,通过新一轮巴以冲突观察,这依然无法彻底改变战争的不确定性。
此轮巴以冲突爆发前,以色列在和加沙接壤的边境地区修建了长65公里、高8米的高科技隔离墙,在太空部署了“地平线-8”“奥费克-13”等侦察卫星,在网络空间使用“黑鹰眼”等黑客软件实时监控可疑通信,可以说在巴以之间构筑了一道道立体多域的“观察哨”。
为对抗以色列的高科技情侦监网络、实现突然袭击,哈马斯采取了一系列反侦察反监视措施。一方面,哈马斯对突袭行动严格保密,只有极少数核心成员掌握行动计划;另一方面,哈马斯将行动时间定在10月7日,既是为了纪念第四次中东战争,也因为这一天是犹太民族的安息日,以色列军队的战备相对松弛。为进一步增强突然性,哈马斯将袭击发起时间选在凌晨,多个以军岗哨来不及反应就已失守。哈马斯成功实现奇袭表明,再先进的情侦网络也有盲区死角,通过严格保密、战场欺骗、战法创新等方式,依然能够发起令对手措手不及的战争。
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更多运用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军为提高作战效能,大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启了一种新的作战模式。
据媒体披露,以军的这一作战模式大致分为5个步骤:第一步,使用“熏衣草”等人工智能系统识别标记武装组织成员;第二步,依托“爸爸在哪里”系统追踪被标记人员,锁定其住所;第三步,由人工情报分析师对目标进行审核;第四步,由“火力工厂”软件根据目标性质和特征自动完成武器匹配和弹药量计算,并对目标进行攻击排序;第五步,作战飞机根据“火力工厂”下发的指令实施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