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傅莹曾就协议提出反对,认为这一协议缺乏透明。澳大利亚外长唐纳回应说“这不是针对中国”。不过,舆论分析认为,协议本身已经足以反映出日本及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的担忧情绪,是一个针对中国的产物。日本周边国家的学者普遍担心这个协议将成为构筑“亚洲版的北约”的基石。
如果这一报道属实,傅莹大使之为充分表明了中国对日澳此举具有深层次的战略忧虑。而中国军方反弹更大。中国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南少将直言不讳指出:“我认为,日澳安全协议具有很强的‘双刃剑’性质。一方面,日澳双方看到一个迅速发展的中国对亚太地区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双方力图抵消中国在亚太事务中的影响,另一方面看,日本进行如此大的战略调整,我们认为它有针对美国的意味。”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一直对华态度都非常友善,但突然有变化。他在2007年7月发表国防报告时,竟然警告中国迅速扩充军事力量危及区域安全。霍华德强调,澳大利亚必须准备在远离本土地区进行军事行动。霍华德说:“中国扩充军事力量的速度与范围,特别是在发展新破坏能力方面,例如反卫星导弹能力,可能造成误解与区域局势不稳。” 霍华德这样的指责,在中国看来当然是无理的,无礼貌的。
舆论说,澳大利亚过去对中国在军事及经济方面的发展并未发表过立场强硬的谈话。如今中国正取代日本,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可能是由于美国关切澳大利亚与中国的亲密关系,因此霍华德在发表国防报告时,使澳大利亚政府的立场更接近日本。
我们认为,霍华德这番讲话,不能代表当前澳大利亚政府对华政策的主流思想,但是变异之调,十分值得注意。
中国对加强中澳安全互信其实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举例言之,中国和澳大利亚地区安全和军控磋商已经举办第15轮了,其第15轮于7月24日在坎培拉举行。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崔天凯和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副秘书长大卫·里奇共同主持磋商。双方就全球战略环境、地区安全机制、反恐问题、地区核问题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中国军方尤其重视与澳大利亚军方的交流合作。2006年6月7日,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在北京与来访的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罗伯特.希尔举行会谈时表示,中澳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澳两军交往密切,不仅高层互访频繁,防务与战略对话富有成效,专业领域的交流也比较活跃,进一步深化两军间的互利合作已成为双方的共识。中国对进一步深化两军友好合作持积极态度,愿与澳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两军关系的水准,为中澳全面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可见,中国的态度是积极的。我们相信,锦涛今次访问澳大利亚正式促成“年度战略对话机制”的确立,应该是大大提高了两国安全对话的层次,对增强两国互信应该有非常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