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识港网七一献词:潮涌香江 壮阔百年--中共党史视野下的红色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21-06-30 15:52:50


6月29日在香港街头拍摄的叮叮车上的庆祝标语。(来源:新华网)
 
  四、携手同进:助推改革开放的有力抓手 

  “我们历来认为,香港的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即使到了1997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 

  --1979年3月29日,邓小平会见麦理浩时关于香港地位问题的讲话 

  直至现在,回顾港英殖民时期的历史,有些人甚至认为从头至尾都是美好的。但事实上,在上世纪50年代,香港各方面的状况还不如上海。到了60至70年代中期,香港的生活较之内地稍好,但也并不是非常繁荣。今日香港所引以为傲的法治、高福利,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殖民政府内部横行的腐败令群众深恶痛绝,“白人至上”的种族论甚嚣尘上,劳工阶层的抗争从未停止过。直至70年代中后期,香港才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人们将这一阶段称为“麦理浩时代”,被认为是香港的黄金时代。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没有祖国内地实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腾飞,香港难以取得快速发展的非凡成就。 

  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香港以其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地位,一直扮演着中国内地与世界各方面的“连络人”的角色,而改革开放使香港“连络人”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地发挥了出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由此拉开序幕。1979年3月,港督麦理浩访问中国内地,邓小平在会见他时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场。其后,在香港施行“一国两制”的构想逐渐付诸实践。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政治氛围的转暖引发大批港商投资内地、搭乘改革开放快车的热潮。 

  《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后,香港经济发展迅猛,1986年至1988年,香港GDP年均增长率为11.3%。1985年,中国内地成为香港最大的交易伙伴,并一直保持至今。1987年,香港一度取代日本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交易伙伴。到1988年底,中国各家银行拥有的香港债权已达1000亿港元。内地通过香港对外投资额占全国对外投资总额的比率长年保持在60%左右。改革开放初期,内地经济的腾飞令香港受益匪浅。 

  港商群体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1980年4月,美心集团创始人伍沾德成立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1990年,由霍英东主导建设的广州白天鹅宾馆成为完全由中国人设计建造并管理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邵逸夫自1985年以来通过邵逸夫基金会,连年向内地教育事业捐赠,累积近50亿港元,建设各类专案达6000余个,是中国捐资助学“第一人”。更多的事例不胜枚举,充分显示了港人反哺内地的爱国热情。在改革开放40余年的征程中,港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彼此成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 

  五、赤子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由于香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和祖国分离,香港同胞往往对国家缺乏瞭解。在‘一国两制’的新环境下,我们将会有许多机会和充分条件,去认识国家,认识民族;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重新接上中华民族的根,‘一国两制’的事业才能成功。” 

  --1997年7月1日,董建华在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一国两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的重要成果,更是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政治宽容精神的体现。这种宽容体现在对祖国统一事业上的创新性解读,容许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存在,尊重既有的客观事实、历史传统。同时,“一国两制”也是过去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一种“和解”,促进两种制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中国方案。 

  自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起,港人实际上已开始享受两种制度相互交融而带来的各种红利,在从政、经商、就学等多个方面享受着超国民待遇。在“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成功实施的24年里,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香港人民克服1998年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以及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困难,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制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支持内地企业到香港IPO上市、开放“自由行”等等,这些惠港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向上发展以及民生事业的长足进步。 

  在经济上,2021年3月,香港在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联合编制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9)”中名列全球第4名。2021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对香港金融体系评估的总结,再次肯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民生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最新发布资料,香港从2018年起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平均寿命为84.7岁。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根据地区居民平均寿命、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所计算出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香港在2018年的排名高居全球第4。一系列的事实均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国两制”没有辜负港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但是,仍然应看到,回归以后,殖民主义的幽灵仍长久地盘踞于香港社会。“恋殖情结”在西式“民主”“人权”“法治”概念的包装下无限放大,终于酿成2003年“反二十三条”、2014年非法“占中”、2019年修例风波等重大动乱。反中乱港分子一贯把中央的宽容作为揽炒的砝码,只允许讲“两制”,而不允许讲“一国”。无限放大“高度自治”,仿佛只有反对派恣意妄为才是“一国两制”,而中央政府行使宪制权力,维护国家安全,就被污蔑为“专制”。这种妄图造成中央管治权“空心化”的图谋,终于在香港国安法和选举制度的完善下彻底破产。但这些动乱也令人意识到,“一国两制”在港实践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没有“一国”何来“两制”?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六、展望未来:开启良法善治的崭新篇章 

  “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香港、澳门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中的定位,支持香港、澳门抓住机遇,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2018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会见港澳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的讲话 

  香港以自己的特殊经历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矢志奋斗的壮丽史诗,“一国两制”事业成为其中的华彩篇章。当历史照进现实,许多事实便清晰明瞭。是谁真正关心港人福祉、是谁始终珍视香港价值、是谁坚决捍卫“一国两制”,答案只有一个,当然是中国共产党。 

  在香港国安法、选举制度改革的新常态下,香港面临着再次腾飞的重大机遇。目前,香港经济社会已由乱转治,彻底摆脱困扰多年的“政治泥沼”。如何聚焦民生,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把握机遇尽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是未来重要的考验。香港将怎样填写好这一张张沉甸甸的答卷,从而开启良法善治的新篇章,我们充满期待。 

  作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是绚烂多彩的,在众多的光谱中,红色的香港格外引人注目--那是革命浪潮中港人的澎湃热血、苦难岁月中港人的百折不挠、国家崛起中港人的艰辛付出,而这一切都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