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一纸聘书 开启浙江省政协又一项创新之举
http://www.CRNTT.com   2018-11-08 11:10:47


  中评社北京11月8日电/10月24日下午,在浙江省政协会议室里,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吴良欢从省政协领导手中接过红彤彤的聘书。那一刻,他的心情很激动。

  这一纸聘书,开启了省政协的又一项创新之举。

  不久前刚刚成立的浙江省政协应用型智库,包括吴良欢在内的首批73名智库人员名单出炉,按专业特长设了14个智库小组。他们中既有本届和往届的政协委员,也有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

  很多人也好奇,浙江省政协素有“精英库”、“智囊团”的美誉,为何还要吸纳其他人才进来一起打造这个应用型专家智库?智库将来会发挥什么作用?

  近日,记者走访了省政协相关负责人和多位智库专家。

  首批73名智库专家

  均是各领域行家里手

  说起战国水晶杯,如今已经是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全国第一批禁止出国展览的64件国宝之一。当年正是在杜正贤的坚持下,最终发现了半山石塘村的战国1号墓,并出土了这件享誉中外的国宝级文物。由他领队的发掘项目——南宋太庙遗址、南宋府学遗址等等先后获得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杜正贤本人由此成为全国获此殊荣最多的考古领队。

  作为国内享有盛誉的资深文物保护专家,这次能作为首批浙江省政协应用型智库人员社科和文史组的成员,用杜正贤的话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这份73人的首批名单中,包括杜正贤在内的智库专家均是各自领域和行业具有专长和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他们几乎涵盖所有领域。这些人员共分成经济组、农业农村组、人口组、环境和资源组等14个小组,平均每组5名人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