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美航母抵达台湾以东区域 开始在台海巡航
http://www.CRNTT.com   2020-03-02 17:57:48


 
  雪上加霜的是,本来即便是较新的“尼米兹”级航母,比如“杜鲁门”号航母,舰况也在2019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去年8月,本来计划接替:“林肯”号的“杜鲁门”号航母却由于应急电力系统出现重大问题迟迟无法出发,导致“林肯”号多滞留在中东直到10月份。考虑到严重到影响航母部署日程的故障并不多见,这直接促使美国海军向国会申请“杜鲁门”号提前退役。虽然这一申请是海军“以退为进”的套路,但它至少证明美国海军需要更多资源维系这些老旧的航母,同时这些“尼米兹”能否按时有规律部署,也成了未知数。

  美国海军在2022年结束以后,必将面临新一轮的“航母”大修换料期,以及配套F-35C带来的换装期。如果届时美军不能保障“尼米兹”级老舰的延寿以及“福特级”的部署能力,美国海军在2022年以后又将重回10艘账面航母的时代。考虑到亚太地区必须常态化前进部署航母,未来很有可能重演2018年-2019年的“空窗期”尴尬问题。

  逐本溯源地讲,还是要说回90年代末、21世纪初美军缺乏军事前瞻的问题。“尼米兹”级航母从1975年采购到1998年,平均两年一艘速度总共仅采购了10艘。1996年美国海军开始正式研究尼米兹航空母舰的后继项目CVNX,随后这一项目演变为延宕至今的“福特”级项目。但是“福特”级首舰的采购直到2006年才进行。从1998年到2006年正好8年,而“福特”号服役之后,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也是要等到2023年以后,美国海军实际上的“10艘航母”时代从2017年开始,正好要持续到2025年,也是8年。可以说,美国目前在航母力量的缺失,无疑是为过去20年的航母采购政策“还债”。

  只不过,美军可以在2019年通过的“朝三暮四”保证2020年以后的“军事斗争节点”有航母存在,但随着太平洋西岸军事现代化进程加快,美军在未来将“无节点可循”,缺乏航母带来的军事风险只会越来越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