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7月22日电/硝烟弥漫处 数据采集时——火箭军某团着眼战场需求创新作战数据采集机制见闻
“对比以往作战数据,演练区域当前气象条件满足发射要求!”
仲夏,西北高原腹地黄沙漫天,火箭军某基地一场战斗发射演练如火如荼展开。
前沿发射阵地上,战车轰鸣;后方指挥室内,作战数据不断流转。演练中,导调组对发射阵地和打击目标进行了多波次调整,参演官兵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尽管此次演练任务重、难度大,但得益于作战数据库提供的精准数据保障,现场指挥员始终忙而不乱、决策有方,导弹模拟发射任务顺利完成。
硝烟尚未散尽,担负此次演练指挥保障任务的该基地某团多名技术骨干,已开始着手梳理采集到的数百条战场数据。整理完毕后,他们将这批数据传回该团作战数据库,为今后演训任务做好准备。
“作战数据是辅助指挥员决策的重要依据,平时注重提升‘含战量’,战时才能体现‘含金量’。”该团领导告诉记者,以往采集作战数据,他们大多通过后台模拟系统“线上”进行,战时能否匹配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为此,他们要求技术骨干从后台席位走上前沿战位,利用战斗发射演练、跨区驻训等时机,全程跟随任务行动、实时采集作战数据,增加部队遂行指挥保障任务的能力底数。
据了解,该团依据作战席位编组方案,对技术骨干重新编组整合,让他们根据专业岗位划分,各司其职、分类采集,并按照“谁采集、谁把关、谁负责”原则,明确各类数据采集标准要求,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数据采集过程中,他们坚持一次行动采集一批数据,一次演练更新一批数据,做到边采集、边完善、边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