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日媒:中国在动荡世界中展现稳定性
http://www.CRNTT.com   2022-03-18 10:40:33


  中评社北京3月18日电/据参考消息网报道,《日本时报》网站3月14日发表题为《适应力强的中国试图在充满不稳定性的世界中通行》的文章,作者是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杰出研究员沈联涛、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全文摘编如下:

  不稳定是世界新常态。从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到台海紧张局势,再到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世界面临的种种挑战瞬息万变。尽管这些挑战都超越了国界,但首先必须在民族国家范围内构建应对它们的复原力。

  如果各国仍立足于战争,它们就没有充足的注意力和资源可投向国内的当务之急,比如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提振需求、提供优质医疗、确保充分的社会保障和减轻经济不平等。如果这些领域没有进展,不满只会增加,从而进一步破坏国内、区域和全球稳定。

  以中国为例,中国不想陷入与美国全方位冷战的零和博弈。考虑到这一点,它在2020年提出了“双循环”战略,重点放在加强中国的自力更生,从而提高其抵御外部压力和干扰的能力。

  中国还保持着严格的新冠病例“动态清零”政策。这使它能够让死亡病例总数保持在低水平:如果中国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与美国相当,那么意味着将有大约400万中国人死亡。相反,中国仅记录了几千例死亡病例。

  除了拯救生命,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还使该国得以避免旷日持久的全国封锁带来的经济拖累,从而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迅速恢复。这让政府有信心实施旨在提高增长质量和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结构调整政策。

  财政和货币稳健政策帮助确保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此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2021年仅上涨0.9%,而美国的涨幅为7%。

  中国的努力不止于此。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政府将继续利用市场激励和财政转移支付的组合,既可持续做大经济蛋糕,又能确保收益分配更加公平。

  第二个优先事项是在激励措施和监管的帮助下,实现更平衡和更严格地使用资本。

  中国政府还在努力确保战略自然资源、能源、大宗商品、工业原材料和农产品的充足供应,以保护自己免受有敌意的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防范各类风险。中国仍然致力于实现自身的“双碳”目标。

  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议程,出现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悠久历史。无论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公开敌意的时代,中国几乎别无选择。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幸运的是,中国解决自身问题只会促进全球稳定。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