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约:热衷集团对抗的变态思维
http://www.CRNTT.com   2022-04-23 14:32:27


  中评社北京4月23日电/据新华社评论,仔细回顾北约成立与扩张的历史经纬,不难看出这一组织自始就是一个由美国拉帮结伙结成的小圈子,为的是在冷战中搞集团对抗。如今冷战已经结束30余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了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仍在不断鼓吹集团对抗。“冷战的遗孽”正在全球策动“新冷战”。

  延续冷战思维

  冷战初期,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12国于1949年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公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若遭到武装攻击,应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攻击。这些国家由此形成军事联盟。面对来自北约的压力,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从而在欧洲形成两大集团对立的局面。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人们本以为北约也会与华约一样退出历史舞台,更安全的欧洲秩序和世界秩序即将到来。但出人意料的是,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不断扩张。冷战40余年中,北约仅吸收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和西班牙4国。而苏联解体后,北约陆续吸纳十多个国家,目前成员国已达30个。

  北约号称坚持“门户开放”政策,但北约的所谓“门户开放”存在种种复杂标准,其中一些标准模棱两可,比如政治经济条件和北约成员国相似、有意愿为北约军事做贡献等。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一篇报告道出了实情:北约的“门户开放”政策是面向那些“听信美国及其盟友话语的国家”。

  分析人士认为,北约中实际掌握话语权的是美国,只有认同所谓“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国家才能得到美国批准加入北约。这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俄罗斯曾提出加入北约被拒就是例证。

  热衷制造对抗

  北约内部在冷战结束后对其存续和战略目标也有不小的争论,但北约通过多次更新其战略概念阐释其存在意义,对冲了内部的“离心力”。审视北约这些战略概念的演变,不难看出其核心就是持续不断地塑造新的敌人并与之对抗。

  1991年,北约罗马峰会通过《联盟的新战略概念》。由于苏联的威胁已经消失,考虑到当年海湾战争的因素,北约把有关应对威胁的表述宽泛化,内容涵盖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国际危机事件。

  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战略概念中又添加了处理地区危机的职能。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反恐成为全球热点。北约在几年后更新战略概念时又添加了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内容。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