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图片频道 ->> 军情聚焦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俄媒:北约教官“成心让乌军送死”
http://www.CRNTT.com   2023-06-25 14:28:38


 
  在KORA能够进行的所有军事行动训练中,突破防线是最困难的。美国陆军的理论在教授有关突破防线的基本进攻要素时采用的是SOSRA(压制、遮蔽、掩护、限制、攻击)。其中每一步都需要一个单独的KORA分模型,专门用来模拟每一个独特的任务要求。但事实是,由于乌克兰缺乏执行任务所必需的资源,SOSRA的基本要素无法得到正确的发挥。

  乌克兰人接受过KORA的训练后,确信他们已经制订了一个能够攻克俄军在奥列霍夫内外防线的制胜计划。

  然而,现实情况是,乌克兰人甚至都没有接近奥列霍夫周围的俄罗斯防线,更不用说突破防线了。造成这一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第47旅对使用的西式装备不熟悉,战术规划不力,以及——最重要的是——乌克兰人未能压制俄罗斯的炮火、电子战能力和空中力量。这使得在战术上突破俄罗斯的障碍带——尤其是密集的雷区——变得不可能。所有这些失败都是可以预见的,这意味着,为了在训练阶段避免这些失败,北约的训练人员不得不故意“设计”KORA系统,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北约的教官们故意让乌克兰第47机械化旅的士兵和其他几十个旅的士兵去送死,徒劳地让这些军队去突破俄罗斯的防线,考虑到训练和实战以及乌克兰和俄罗斯军队构成的差距,想要突破俄罗斯的防线是不可能的。

  很明显,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不是唯一一个希望俄乌冲突一直继续下去、直到基辅再也没有炮灰的人。从这个月奥列霍夫的战况来看,“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似乎也是整个北约的口号。

  来源:参考消息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