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从巴以冲突看坦克防御无人机
http://www.CRNTT.com   2023-10-12 12:20:38


在俄乌冲突中,穿越机被大量使用,搭载的战斗部也是多种多样,一些穿越机甚至将地雷作为战斗部。
 
  但是,即便如此,车组成员一般只能观察周边战场环境水平方向上的敌情,对空侦察能力并没有大幅提升。尽管目前有些国家在新一代坦克装甲车辆的改进研发中,为其加装了具有周向和俯仰能力的云台式光学观瞄设备,可以大仰角对空观测,却依然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并没有真正大规模装备使用。

  所以,当微小型反坦克无人机飞临坦克装甲车辆上空,准备垂直投弹时,车组成员是很难发现的。如前述所述,微小型反坦克无人机本身的信号特征就很弱,再加上车组成员观瞄视野有限,无法实现对空观测,根本无法发现有微小型反坦克无人机来袭。除非此时有车组成员恰好打开舱盖,向头顶望去,才有可能发现正上方悬停状态准备投弹的微小型反坦克无人机。到了这一步,车组成员除了赶快跳车逃命外,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这就涉及了坦克装甲车辆对微小型反坦克无人机的第二个致命缺陷,即没有更为有效的拦截防御手段。

  坦克从二战至今,对空拦截防御能力弱一直是天生的缺陷。坦克唯一堪用有效的对空拦截手段就是安装在炮塔顶部的大口径或者中口径高射机枪,在二战中是如此,至今仍是如此。在挂载了各种远程高精度反坦克弹药的直升机面前,主战坦克堪称可怜的高射机枪几乎等同于“烧火棍”。所以,即便是车组成员发现头顶有敌方的微小型反坦克无人机,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将其击落,况且高射机枪受到枪架结构的局限,还做不到90度仰角射击天顶目标。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在此次行动中,哈马斯武装人员控制的微小型反坦克无人机挂载一枚可能是采用串联破甲战斗部的重型反坦克弹药,悄无声息地飞到以军“梅卡瓦4M”主战坦克的正上方。当时这辆坦克的所有舱门紧闭,处于作战状态,车内的车组成员对头顶的威胁毫无察觉。为了保证命中精度,这架无人机还进一步降低了悬停高度,而且专门瞄准了坦克车体前部右侧位置投下,因为这里正是“梅卡瓦4M”主战坦克的发动机舱。在弹药落下过程中,以军“梅卡瓦4M”主战坦克的炮塔进行旋转,重型反坦克弹药先是接触到了炮塔前端突出部的位置并引爆,但是串联破甲战斗部产生的强大高温高速金属射流依然击穿了发动机舱,不仅彻底摧毁了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使其失去了动力,更重要的则是引燃了油箱内的燃料,燃起了熊熊大火。以军车组成员只好弃车逃生,被守株待兔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全部俘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