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尽管敏捷战斗部署看起来很有创意,但实际情况并非像美空军设想的那样。无论是在太平洋地区美军现有的基地,还是美军正在恢复升级的太平洋地区二战时期的机场,且不说都在中俄多型导弹的覆盖范围,仅从美军自身来看就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反映了美军在印太地区现有军事基地防御能力的严重不足。尽管美军加大投入升级改造关岛等基地的防御能力,但面对大国竞争及复杂的高端战争环境,其基地都处在大国导弹库的辐射范围。因此,美军采取分散生存的策略,恰恰暴露过分依赖大型基地的弱点。
其次,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远远不够,军事建设也没有达到所需的速度。尤其是预算不足意味着许多项目都位于没有资金的愿望清单上,相互竞争的优先事项使购买新飞机装备与混凝土防御工事相冲突,而遥远分散布局的地点又加剧了后勤保障的困难。
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物流。将设备、备件、燃料、弹药和支援人员运送到分散在该地区各地的地点,这些地方以及运输过程本身就可能受到敌方的攻击。尽管部分解决方案是提前储备物资,但美国仍然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将物资输送到正确的地点,要不然即使实施敏捷战斗部署也可能难以得到基本的后勤保障。从生存能力角度来看,分散部署似乎可以提升生存概率,但当飞机如此广泛分散部署时,不仅延长作战集结时间,而且实际情况是不可能拥有支持大规模飞机行动的后勤保障。
来源:中国航空报 |